近幾年來,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醫院建筑風格不斷豐富。
其中醫院家具設計也充分融合了當地的人文特色及院方歷史沿革,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醫用家具的個性化、定制化進程。
從用途上講,醫用家具可分為門診類家具、住院類家具、行政服務類家具等,除服務類家具以外,其他家具都要盡可能滿足病人、醫護人員和醫院管理者的需求。
除服務類家具外,其他類型的家具都要注重耐用性、安全性和人性化設計。
醫用家具的設計要與整體醫療建筑設計相結合,這是一個復雜、綜合性的項目,其設計流程可簡單概括為以下內容:
醫用家具的應用
1.醫用家具與空間的關系
醫用家具具有切割空間、組織空間以及組織人流的作用。
2.醫用家具的造型分析
家具造型是設計師對于美的一種表達方式,它體現了某種視覺上的傾向,是產品用視覺外觀表達精神功能的重要體現。
如何衡量一個產品設計是否成功,產品的造型所表達的精神功能是否能與使用人群的精神需求相適應。
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即家具造型所表露的精神功能與環境的整體能夠相融合,使環境空間、家具及陳設布置渾然一體。
3.醫用家具的色彩分析
(1)色彩是情緒的催化劑。人對色彩在視覺方面存在主觀性,特別是在空間中人表現出的情緒色彩總能起到調劑作用。
所以空間家具的理性色彩組合在門診室的空間設計上表現的尤為重要。
(2)在空間色彩上分為兩種,一種是被稱為“前搶色”的高飽和度色暖色,如:黃色,橙色,紅色。
另外一種則是被稱為“后退色”的低飽和度的冷色,如:藍色和綠色。
色彩的搭配在醫用家具設計時常出現。
(3)在醫院的樓層和科室之間都可以考慮通過家具色彩設計,運用輕微的色彩不同,和其色彩本身的屬性予以區分。
(4)西方國家在空間與家具上大量使用暖色系中的淡黃色,這樣的色彩搭配可以加強環境中的親和力,營造一種家庭化的氛圍。
但是整體環境中缺少重色,會導致整體環境略顯輕浮。
4.醫用家具的選材
目前,家具的選材主要以木材、人造板、鋼材、塑料和軟性材料等為主。
木材:木材是一種可再生的生物材料,具有豐富的自然紋理、光澤與色調。
絕緣性能好, 作為天然材料,木材對于人體的親和力很高,材料具有一定強度,加工容易。
透氣性好,但易吸濕放濕產生脹縮,必須妥為干燥和防濕。
抗病蟲害及耐火性能差,需經適當處理。
人造板:使用木材或者一些非植物為基礎原料,經過機械加工后用膠、粘劑或者其他添加物壓制而成的制品。
人造板包括膠合板、刨花(碎料)板和纖維板等三大類產品,其延伸產品和深加工產品達上百種。
塑料:塑料家具作為一種新型家具,種類繁多,但基本上可分成兩種類型:熱固性塑料和熱塑性塑料。
塑料家具的色彩十分的豐富,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使用者帶來了豐富多彩的視覺享受。
軟性材料:使用彈性材料和軟質材料為主制成的家具類型,如沙發、床等坐臥類家具等。
軟性材料在家具上的使用能夠增加人體與家具的接觸面,減少家具對于人體局部造成的壓強感受,減緩人體在家具使用上的不適感。
醫用家具的設計
醫院環境到底需要怎樣的家具?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回答。
購買者常提的要求有滿足醫院的使用需求、更高的性價比、使用簡單方便等;普通人常提的要求有可以承受量大、易于清潔、抗感染,創造良好的使用環境等。
作為醫用家具,真正的人文需求是減輕病人心理壓力,安撫情緒,舒緩心情。
公共空間:護士站、分診臺設計與醫院的裝修風格相互統一,結合需求。
合理布局內部使用空間,時尚簡潔的造型設計成為局部的亮點,同時也提升醫院品牌形象。
診室:患者希望得到明確的診斷結果和滿意的治療方案,營造親切宜人并具備相對私密性的環境。
應當配備醫用隔離簾,診斷床,采用簡潔、耐用的家具材料,局部高檔家具材料為點綴,色彩上使用淺色調以平和病人情緒。
病房:患者具有強烈的治愈疾病回歸健康人群的愿望。
營造安全舒適的環境,家具用材盡量家庭化,使用溫和的色彩配合,要求家具安全性能高。
醫用家具的設計趨勢
1.我國的醫用家具設計的理論研究水平,尚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
多數的設計基本源于在工作中所遇到的使用需求,并沒有考慮到醫用家具與空間環境之間,醫用家具與醫用家具之間,醫用家具與使用者之間等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缺乏整體思考的設計路徑。
2.由于醫用家具的特殊性,對醫用家具的設計方法應該從整體 (宏觀)性,局部 (微觀)性的角度出發。
研究使用者對醫療環境的生理、心理需求和對醫用家具的特殊功效,才能滿足使用者在各個方面的需求。
從而適應現代醫療管理及服務體系的需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 ”的人性化設計目標。
3.醫用家具的設計領域非常寬泛,只要我們認真地關注使用者的需求,就會有用武之地。
因此,“以需求入手”,是未來醫用家具設計的主要途徑。
4.而開林醫院家具預測,未來設計趨勢仍然是以輕型結構醫用家具產品開發為主,智能化醫用家具產品為輔的設計階段。
智能化產品的成本較高,“經濟、實用”的設計原則仍然是主要考慮的因素。
真正急需解決醫院空間有限,使用者不便,使用成本或高等需求,預示未來設計的前景,以人性化的多功能產品開發為主